18禁勿入网站免费永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an无码毛片,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v

掃描關注微信
知識庫 培訓 招聘 項目 政策 | 推薦供應商 企業(yè)培訓證書 | 系統(tǒng)集成/安裝 光伏組件/發(fā)電板 光伏逆變器 光伏支架 光伏應用產品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 正文
 
國際觀察 | 能源短缺再臨 各國如何應對
日期:2022-07-06   [復制鏈接]
責任編輯:sy_sunyue 打印收藏評論(0)[訂閱到郵箱]
核心提示

◆6月,地緣沖突影響下,油氣供應依然是全球能源安全的核心關注。6月27日,七國集團峰會就進一步擴大對俄制裁達成一致,并試圖對俄羅斯石油價格設置上限。國際油市大幅收緊的預期持續(xù)走強,閑置產能無疑是目前影響全球油市的關鍵波動因素,但綜合各方數(shù)據(jù),“歐佩克+”原油產量或仍難以提高,目前各大機構對未來油價仍保持看漲。

◆歐洲天然氣供應緊張形勢再度加劇。為了加緊應對天然氣供應短缺,德國、意大利和荷蘭等國政府近期紛紛宣布應對舉措,包括鼓勵減少工業(yè)天然氣用量、加大地下儲氣庫的天然氣注入量、增加燃煤發(fā)電量等。

◆油氣市場的緊張狀態(tài),已經蔓延至電力市場,全球多國出現(xiàn)電力供應緊張甚至短缺的情況。6月6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宣布美國進入能源緊急狀態(tài),稱受俄烏沖突造成的能源市場供應中斷及氣候變化加劇下的極端天氣的影響,美國的國家安全和生活質量受到潛在的電力供應短缺的威脅。在國際國內形勢變化、電網安全可靠性降低以及氣候危機的影響下,大力推進清潔能源關鍵技術進一步發(fā)展成為美國的必然選擇。

◆6月22日,歐洲議會通過了關于建立碳邊界調整機制草案的修正案,邁出了立法程序上的重要一步。碳關稅草案從去年7月提出至今,經歷了多輪修正。雖然離正式立法還有一定距離,但作為全球第一個針對產品碳含量而采取的貿易措施,歐盟碳關稅受到各方廣泛關注。

產油國增產困難,供應緊缺提振油價

近期,國際油市大幅收緊的預期持續(xù)走強。6月初,歐盟推出第六輪對俄羅斯制裁,包括對俄石油實施部分禁運,以及禁止歐盟企業(yè)為運送俄石油的商船提供保險等。6月27日,七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就進一步擴大對俄制裁達成一致,并試圖對俄羅斯石油價格設置上限。除了俄羅斯石油出口受限之外,部分產油國也遭遇不可抗力,厄瓜多爾和利比亞由于其國內政治動蕩可能會進一步收緊原油供應。

為了緩解石油市場供應緊張的局勢,美國、英國、德國等主要石油消費國先后呼吁沙特等歐佩克產油國增加原油產量。作為平衡市場的重要力量,“歐佩克+”目前有無增加石油產量的能力,會對國際石油供需形勢和石油價格產生相當大的影響。自2020年5月“歐佩克+”聯(lián)手協(xié)調減產以來,根據(jù)該組織聯(lián)合技術委員會的數(shù)據(jù),“歐佩克+”累計產量比協(xié)議規(guī)定的水平少5.62億桶。2022年5月,由于實際產量比目標產量低270萬桶/日,“歐佩克+”對減產協(xié)議的履約率飆升至256%。由于一些產油國受困于投資減少和運營問題,“歐佩克+”幾個月來一直難以按照承諾的水平向市場供應石油。閑置產能僅存在于波斯灣的幾個國家,且難以與俄羅斯受制裁影響減少的產能相提并論。

6月30日,“歐佩克+”以視頻方式舉行第30次部長級會議。鑒于當前石油市場情況和對其前景的共識,各方再次確認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第10次部長級會議上做出的降低整體原油產量的決定以及后續(xù)決策,包括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第19次和第29次部長級會議批準的產量調整計劃和月度產量調整機制,決定將2022年8月石油總產量日均上調64.8萬桶。但綜合各方數(shù)據(jù),“歐佩克+”原油產量或仍難以提高。

根據(jù)美國能源信息署數(shù)據(jù),截至2022年5月,非歐佩克國家剩余原油產能與2021的140萬桶/日相比,下降了80%,降至28萬桶/日。美國能源信息署將剩余原油產能定義為可在30天內上線并持續(xù)至少90天的最大產能,但是剩余原油產能不包括因計劃外停機和中斷(包括制裁)而處于離線狀態(tài)的石油產能,因為這些石油量無法被推向市場。因此,伊朗、利比亞、委內瑞拉以及現(xiàn)在的俄羅斯的原油產能被排除在剩余產能估計之外。歐佩克國家剩余原油產能則從2021的540萬桶/日下降到300萬桶/日。以上合計,2022年5月,全球擁有的剩余原油生產能力只有328萬桶/日,不足2021年平均水平的一半。這從側面說明了為何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持續(xù)上漲,并可能預示著未來一段時間國際石油市場的緊張形勢。

比以上數(shù)據(jù)更為嚴峻的是,根據(jù)路透社報道,在6月27日召開的七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稱,據(jù)他同阿聯(lián)酋總統(tǒng)扎耶德通話得到的消息,作為歐佩克的兩個主要石油生產國,阿聯(lián)酋石油產量已經達到最大能力,沙特剩余石油生產能力只有每天15萬桶,這兩個產油國無法在不到六個月的時間內大幅增加石油產量。輿論認為,馬克龍的言論表明,目前全球石油市場閑置產能已經接近枯竭。在馬克龍上述言論的刺激下,當日的國際油價漲幅擴大,布倫特和WTI均重返每桶110美元以上。目前,各大機構對未來油價仍保持看漲,閑置產量無疑是影響全球油市的關鍵波動因素。

據(jù)能源咨詢公司Rystad Energy分析,隨著全球漸漸擺脫疫情拖累,今年整體石油和天然氣投資預計將從2021年的6020億美元增長4%至6280億美元,但仍遠低于2019年的近8000億美元。而且到2024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氣投資也難以重回疫情前水平。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通脹成本上升使油氣公司對重大資本投資持謹慎態(tài)度。能源轉型背景下,許多勘探和生產公司已經將投資預算降至較低水平。此外,氣候環(huán)境約束也對油氣投資形成一定壓力。而長期的投資減少和產能不足將導致未來幾年全球將面臨石油短缺的風險。6月28日,《bp世界能源統(tǒng)計年鑒》2022年版指出,全球能源系統(tǒng)面臨著近50年來的最嚴峻挑戰(zhàn)和不確定性,當前惡化的國際形勢導致的供應短缺和價格飆升使得如何解決“安全”“經濟”和“低碳”能源三難問題變得愈發(fā)重要。

天然氣供應緊張形勢加劇,歐洲各國加緊應對供應短缺

6月8日,美國最大的LNG終端之一自由港發(fā)生爆炸和火災,該終端的3條生產線隨即關閉。自由港每天接收約20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約占美國LNG出口能力的16%,最近幾個月,自由港大約70%的LNG都流向了歐盟和英國。自由港停產事件震動美國天然氣市場,并波及歐洲和亞洲市場。

從“盧布結算令”生效到6月初,俄羅斯已經先后中斷了對波蘭、保加利亞、芬蘭、丹麥、荷蘭等多個歐洲國家客戶的管道天然氣供應。6月1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俄氣)稱,今年年初以來公司天然氣開采量同比下降4.8%至2114億立方米,出口量同比下降27.6%至610億立方米。6月15日,俄氣發(fā)布通報稱,由于德國西門子公司無法對其生產的壓縮機部件提供及時維修,“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波爾托瓦亞”壓氣站氣體壓縮機將停止運行,該管道供氣量16日起將降至每日不超過6700萬立方米。這是俄氣兩天內再次縮減“北溪-1”天然氣管道對歐洲的供氣量。相比此前1.67億立方米/日的輸氣量,“北溪-1”輸氣量降幅達60%,再度加劇了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壓力。受此影響,意大利和斯洛伐克17日報告供氣量只有正常值的一半,法國自15日以來就沒有經由德國接收到俄羅斯天然氣,奧地利已被告知供氣量會減少。

6月20日,丹麥能源部宣布,已經啟動天然氣供應應急計劃的第一階段,即“早期預警”,這意味著其國內“可能出現(xiàn)天然氣供應急劇惡化局面”,暗示天然氣市場主體需要為應對“真實的供應危機”制訂預案。除了丹麥,德國也啟動了相應的應急計劃。6月23日,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部長哈貝克宣布,德國將進入應急天然氣計劃中的第二階段,即“警戒級別”。這意味著歐洲最大經濟體已面臨較高的天然氣供應短缺風險。根據(jù)德國的應急天然氣計劃,當天然氣供應中斷或異常高的天然氣需求導致天然氣供應情況嚴重惡化、但仍在市場可控范圍之內而無需采取非市場措施時,就會觸發(fā)警報級別階段。如果政府判斷市場措施不再適用,國家干預措施將在第三階段即“緊急階段”生效。

6月2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歐盟已采取“緊急措施”來應對天然氣供應下降的威脅,包括節(jié)能措施和考慮哪些行業(yè)“優(yōu)先”使用天然氣。具體到各個國家,德國、意大利和荷蘭等國政府近期紛紛宣布應對舉措,包括鼓勵減少工業(yè)天然氣用量,加大地下儲氣庫的天然氣注入量,增加燃煤發(fā)電量等。

6月21日,德國能源監(jiān)管機構宣布了減少工業(yè)天然氣用量的計劃,以便在天然氣供應進一步減少的情況下降低關鍵行業(yè)受到的不利影響。根據(jù)監(jiān)管機構公布的計劃,為了保障關鍵工業(yè)部門維持產量,主動通過停產措施減少天然氣使用量的工業(yè)用戶可獲得相應的經濟補償。21日,意大利政府公布了促進天然氣儲量增加的初步計劃。據(jù)悉,意大利政府正在尋找方法保障能源企業(yè)獲得廉價融資來為儲氣提供資金,意大利儲氣設施的儲氣量為55%左右。目前歐洲地下儲氣庫整體填充率已經過半。根據(jù)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組織(GIE)的數(shù)據(jù),截至6月8日,歐洲儲氣庫的填充率為50.24%,儲氣總量約為533億立方米。今年向地下儲氣庫注氣的時間始于3月19日,當時的填充率為25.5%,儲氣總量為274億立方米。在多家歐洲公司拒絕按新條件支付俄羅斯天然氣之后,儲氣庫注氣速度總體上并無下降。歐盟的目標是在今年11月1日前各成員國的天然氣儲備量不低于滿額儲氣量的80%。

值得一提的是,多國考慮增加燃煤發(fā)電量并引發(fā)關注。6月19日,德國政府發(fā)表聲明稱,出于供電壓力,德國此次將會讓封存的煤電產能重新入網。據(jù)了解,德國政府正在制定一項新法律,以暫時恢復最多1000萬千瓦的閑置煤電產能,為期兩年,這將使德國燃煤發(fā)電量增加三分之一。2021年12月,德國新一屆政府上臺后,將之前計劃的2038年棄煤提前至2030年,而今德國不得不繼續(xù)沿用本應在棄煤進程中關閉的部分煤電設施。6月19日,奧地利政府稱,將重啟奧地利南部一座已經被關閉的燃煤發(fā)電廠。奧地利是歐洲第二個完全淘汰煤炭發(fā)電的歐洲國家,如今這一決定讓奧地利重回煤炭時代。6月20日,荷蘭政府表示,為應對天然氣短缺風險,從即日起暫時取消燃煤發(fā)電廠的發(fā)電量上限。為限制碳排放,荷蘭此前強制燃煤發(fā)電廠以最大發(fā)電量的35%運營,此次宣布取消燃煤發(fā)電上限后,燃煤發(fā)電廠可以滿負荷運轉到2024年,以節(jié)約大量天然氣。與此同時,意大利的燃煤電廠在過去幾個月一直在囤積煤炭,政府計劃在必要時確保燃煤電廠滿負荷運行,從而節(jié)約天然氣使用量。

多國出現(xiàn)電力供應緊張,美國進入電力緊急狀態(tài)

油氣市場的緊張狀態(tài),已經蔓延至電力市場,近期,全球多國出現(xiàn)電力供應緊張甚至短缺的情況。6月26-28日,日本經濟產業(yè)省接連發(fā)布節(jié)電警報,警告東京地區(qū)電力供需嚴峻。日本經濟產業(yè)省同時表示,將實施所有的電力供應措施,但由于儲備發(fā)電量低于5%,幾乎已接近保證電力供應穩(wěn)定的最低儲備發(fā)電量3%,預計電力供應依然艱難。除日本外,印度、巴基斯坦、緬甸、斯里蘭卡等亞洲國家,近期也有超過10億人飽受不時停電的困擾。究其原因,既有北半球入夏后不斷刷新紀錄的高溫影響,也與一些國家的能源政策、當前國際局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

在美國,多地均出現(xiàn)了遠高于往年的用電需求。6月6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宣布美國進入能源緊急狀態(tài),稱受俄烏沖突造成的能源市場供應中斷及氣候變化加劇下的極端天氣的影響,美國的國家安全和生活質量受到潛在的電力供應短缺的威脅。

從國際上看,在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的背景下,國際油氣市場供需基本面持續(xù)偏緊,隨之而來的是能源成本的上漲。天然氣作為重要的發(fā)電能源之一,在美國和歐洲等地需求激增的情況下,其價格也創(chuàng)下新高。而美國又將大量天然氣轉化為LNG并出口到歐洲,美國聯(lián)邦能源管理委員會分析認為,美國天然氣需求將超過其天然氣產量。

從美國國內看,據(jù)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預測,未來三個月,出現(xiàn)高于平均氣溫的可能性為50%至80%,同時颶風強度也將高于正常水平,此外美國西部地區(qū)正遭遇創(chuàng)紀錄干旱,且旱情不斷擴大。美國電力部門預測,隨著美國今夏遭遇創(chuàng)紀錄的高溫和干旱,用電需求激增,多個地區(qū)可能不得不輪流停電。數(shù)據(jù)顯示,6月14日,美國中東部地區(qū)斷電用戶一度高達50萬戶。在5月中旬的一輪熱浪中,得州多家發(fā)電廠因故障停運,電力部門調配電力時出現(xiàn)輸電阻塞,導致某些客戶的實時電價一度飆升到每兆瓦時4000多美元。值得關注的是,供應鏈困境導致美國太陽能組件和設備供不應求,加重了該國的電力危機。

美國能源信息署5月發(fā)布的《夏季電力展望》報告指出,由于國際煤炭、油氣的價格高企,加上老舊化石能源電源退役,化石能源的發(fā)電量較往年將進一步降低。在排除天氣因素后,2022年夏季美國全國將面臨80億千瓦時的電量缺口,且中部和得州等地的電源可用容量均低于常態(tài)下的最大電力負荷。若疊加嚴重干旱和高溫等極端天氣的影響,電力緊張形勢可能更加嚴峻。

在國際國內形勢變化加劇、電網安全可靠性降低以及氣候危機的影響下,大力推進清潔能源關鍵技術進一步發(fā)展成為美國的必然選擇。自拜登上任以來,白宮政府始終關注清潔能源尖端技術和制造業(yè)投資、太陽能制造業(yè)發(fā)展。此前,拜登政府已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動清潔能源創(chuàng)新與制造業(yè)發(fā)展,包括允許在公用土地開發(fā)更多清潔能源、以社區(qū)為單位在城市及農村地區(qū)推廣清潔能源、提高太陽能行業(yè)崗位穩(wěn)定性和競爭力、提高清潔能源出口能力并在國內投資多個太陽能項目以促進清潔能源發(fā)展等。此次在美國進入能源緊急狀態(tài)之際,總統(tǒng)拜登簽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內容多為支持美國本國的清潔能源發(fā)展,并推動其國內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產能擴張。如,援引《國防生產法》,將光伏產品及其核心零部件等定義為保障國家安全的關鍵資源,旨在刺激美國國內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形式的清潔能源的生產,增加電力供應;通過聯(lián)邦采購來刺激美國清潔能源制造能力的提升;對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生產的太陽能組件給予為期兩年的關稅豁免,在其國內產能不足的情況下,支持光伏發(fā)電裝機規(guī)模的快速增長等。但是考慮到光伏項目從組件安裝到并網調試至少需3個月,因此這些行政命令即使能夠奏效,也無法化解化石能源價格高漲對電力價格帶來的影響,無法緩解美今夏電力短缺預期。

歐盟碳關稅立法取得重要進展

6月22日,歐洲議會以450票贊成、115票反對和55票棄權通過了關于建立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俗稱碳關稅)草案的修正案,邁出了立法程序上的重要一步。據(jù)悉,該提案原定于6月8日進行投票,但因各方面原因被取消,此次投票通過的草案是基于6月8日版本的修正版。

碳關稅草案從去年7月提出至今,經歷了多輪修正。按照相關程序,2021年7月14日,歐盟委員會提出了碳關稅的立法草案,進入立法程序的第一步,同時草案提交給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進行審議。2022年3月15日,歐盟理事會就碳關稅相關規(guī)則達成協(xié)議。此次歐洲議會投票形成正式修正意見,意味著歐盟委員會、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三方都提出了各自的版本。接下來,歐洲議會與歐盟各成員國之間將展開談判,以完成相關法律草案的最終立法程序。預計歐盟碳關稅的整個立法程序會在2022年底之前完成。

歐盟碳關稅是針對高耗能進口商品特別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稅,是對歐盟現(xiàn)有環(huán)保法律和碳市場體系的補充,意在保護本國的貿易競爭力和就業(yè)。此次在歐洲議會獲得通過的修正案與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理事會的草案相比,內容的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碳關稅征收行業(yè)范圍擴大。相對原草案中規(guī)定的鋼鐵、鋁、水泥、化肥及電力五個行業(yè),新增行業(yè)及產品包括有機化學、塑料、氫和氨。第二,將間接排放納入核算體系。與原草案僅核算直接排放不同,新提案納入上述行業(yè)產品制造商使用的外購電力產生的間接排放,以反映產業(yè)鏈上涉及電力的二氧化碳排放。第三,免費配額制度退出步伐加快。根據(jù)原草案,從2026年開始免費配額企業(yè)每年淘汰10%,到2035年實現(xiàn)全面有償配額。根據(jù)新提案,2027年至2031年,免費配額企業(yè)比例依次為93%、84%、69%、50%、25%,到2032年完全取消歐盟相關行業(yè)獲得的免費碳排放配額。第四,正式實施時間延后。新提案將碳關稅正式實施時間從原定的2026年延期到2027年。

綜上所述,雖然歐洲議會推遲了碳關稅的征收時間,但擴大了碳關稅的征收行業(yè)及范圍,并加大對歐盟碳市場配額總量和工業(yè)免費碳配額削減力度,這意味著,對歐盟內部及其貿易伙伴的碳排放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這些變化客觀體現(xiàn)出去年至今歐盟當局針對能源供給緊缺、地緣局勢變化等形勢對既定政策的調整,也反映出歐盟堅持綠色低碳發(fā)展、堅定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的氣候雄心。

目前雖然離正式立法還有一定距離,但作為全球第一個針對產品碳含量而采取的貿易措施,歐盟碳關稅一旦實施,將對以出口貿易為主的國家產生較大影響。專家指出,從當前歐盟碳關稅的設計及未來政策走向來看,碳關稅落地之后,中國對歐出口受到的整體影響相對有限。具體到受影響的行業(yè),海關總署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1-5月,中國有機化學品出口至歐盟的金額為586.2億元,約占中國有機化學品總出口額的兩成;鋁、塑料及其制品出口至歐盟的比重分別約15%和12%;鋼鐵出口至歐盟的占比為8.8%;肥料出口歐盟的占比相對較少,約為1.66%。海關總署未具體披露中國出口至歐盟的水泥、電力、氫和氨的出口數(shù)據(jù)。從現(xiàn)有出口占比數(shù)據(jù)來看,國內有機化學品行業(yè)將受碳關稅的影響最大,鋼鐵產品及一些機電產品出口也將受到一定沖擊。

同時,歐盟碳關稅征收范圍的變動和對經貿規(guī)則的影響也值得關注。根據(jù)歐盟碳關稅草案,出口國碳定價和碳市場政策,會直接影響該國出口歐盟產品所需要負擔的碳成本。歐盟碳關稅將對已經實施碳定價和碳市場的國家設置相應的抵扣政策。去年7月,中國成立全國碳市場,首批電力企業(yè)被納入市場交易。依據(jù)規(guī)劃,在“十四五”期間,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和民航等高耗能行業(yè)也將被逐步納入。長遠看,對企業(yè)而言,需通過加快用能結構低碳化轉型和提高碳管理能力,以應對碳關稅機制帶來的壓力;對政府而言,需通過建立完善的碳市場機制等措施,為應對碳關稅做好積極準備。

原標題:國際觀察 | 能源短缺再臨 各國如何應對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陽光工匠光伏網】官方微信
投稿熱線:0519-69813790 ;投稿郵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來源:中能傳媒研究院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圖文新聞
 
熱點新聞
 
 
論壇熱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廣告服務| 會員服務 | 企業(yè)名錄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蘇ICP備08005685號
 
      • <nav id="ssss8"></nav>
        <nav id="ssss8"><sup id="ssss8"></sup></nav>
        <tr id="ssss8"><small id="ssss8"></small></tr>
      • <noscript id="ssss8"><optgroup id="ssss8"></optgroup></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