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EKA與NEDO:持續(xù)發(fā)展異質結技術
KANEKA積極于發(fā)展異質結(heterojunction)太陽能電池技術,并與日本新能源產業(yè)技術綜合開發(fā)機構NEDO合作,結合背電極設計,在2016年9月發(fā)表了面積180cm^2、轉換效率達26.33%的太陽能電池。
另一方面,僅采異質結技術的太陽能電池之轉換效率,也在今年三月正式突破26%,來到26.3%。這款電池的表面積為180.4cm^2,較先前的25.6%紀錄提高了2.7%。KANEKA的研究人員吉河訓太指出,這款電池采用了非硅(a-Si)、晶硅、改良異質結技術、CVD技術、光學管理與電極技術等方式,成功提高電池的轉換效率。這款新電池的光學性質也更好,衰退率較傳統(tǒng)電池為低。
KANEKA與NEDO共同發(fā)表的26.3%異質結太陽能電池。(來源:KANEKA / Nature Energy)
Fraunhofer ISE:三五族多接合電池效率表現(xiàn)佳
德國Fraunhofer ISE與奧地利公司EV Group已合作研發(fā)三五族半導體/硅材多接合太陽能電池多時,并于2016年11月成功發(fā)表面積4平方公分、轉換效率達30.2%的電池產品,一舉突破硅晶電池的效率天花板。
Fraunhofer ISE 與 EV Group 共同研發(fā)的三五族多接合太陽能電池。(來源:Fraunhofer ISE)
這項研究很快又有了新突破,效率進一步來到31.3%。此電池將微米級的三五族半導體透過電漿活化程序轉換為硅材料,使外延片表面的次電池(subcell)表面在壓力下呈現(xiàn)真空狀接合,如此一來,三五族次電池表面的原子就能與硅原子緊密結合為一體。
除此之外,這款電池依序堆疊磷化銦鎵(GaInP)、硅(由三五族半導體轉化而來)、砷化鎵(GaAs)等三種材料,能吸收更廣泛的太陽光譜,提高轉換效率。雖然內部結構相當復雜,但Fraunhofer ISE的研究人員表示,其外表跟一般的產品相去不大,因此可與傳統(tǒng)太陽能電池結合。
原標題:晶硅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新進展:日本26.3%、德國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