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走進江蘇南通大生集團的智慧紡紗工廠,AGV無人駕駛物流小車有序行駛,一排排紡織機器正自主高效地飛速運轉,偌大的車間里工人寥寥無幾,像極了一個機器王國,燈光熄滅后,“黑燈工廠”名副其實。最近,這家全國首個智慧紡紗工廠實現了全面達產。
近年來,大生集團生產經營快速發(fā)展,企業(yè)陸續(xù)引進清梳聯、精梳機、絡筒機等先進設備,力求賦予傳統(tǒng)產業(yè)新的工藝模式,推動紡紗工藝實現質的提升。
千人紗,萬人布。從傳統(tǒng)的“萬人工廠”到如今的“智慧工廠”,大生集團每一步轉型背后,電力的服務水平也在不斷升級。
萬鋒是大生集團的電氣負責人,從2002年入職至今,他對用電變化的感受最為深切。萬鋒清晰記得,此前由于外部工程車施工挖斷了電源側電纜導致全廠停電,為了不耽誤企業(yè)生產,當地供電公司迅速出動搶修人員,1個小時就排除故障恢復了供電。
作為傳統(tǒng)的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紡織行業(yè)一直是用工大戶,清花、梳、并條、粗紗、細紗、絡筒、打包……每道工序都需要大量人力支撐,可隨著原料和用工成本不斷飆升,曾在高速發(fā)展道路上“一騎絕塵”的大生集團,在2014年也迎來了轉型升級的岔路口。
“當時我們的紡織產品比較單一,附加值不高,加上使用的設備都特別老舊,要在市場上提高競爭力,擺在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就是‘機器換人’。”回憶當時的情形,萬鋒感慨萬千。
所謂的“機器換人”,就是打造一個數字化紡紗車間,用更先進的生產設備代替?zhèn)鹘y(tǒng)的人工紡織技術??山酉聛砣绾螇航得磕甑挠媚艹杀?,就成了擺在老萬面前的現實問題,為此在新生產線啟動前,他將政企客戶經理一班班長楊溢請到了現場。
“不如利用閑置的車間屋頂安裝分布式光伏,不但清潔環(huán)保,更能省下不少電費開支。”看著廠房空曠的屋頂,楊溢的一番話,讓老萬吃下了定心丸。
在當地供電部門的建議下,2015年,大生集團利用數字車間閑置的1.67萬平方米屋頂敷設光伏組件,建成了一座1.5兆瓦分布式光伏電站,同年10月24日,全國首個數字化紡紗車間在大生順利投產。
2021年4月21日,大生集團廠區(qū)完成了全電改造,整個數字化車間內采用全流程智能化紡紗成套裝備,9臺電動叉車和8臺電動運輸機器人,代替?zhèn)鹘y(tǒng)的叉車和人工搬運,沒有了燃煤、燃油的污染,“煤灰紗”也從車間徹底消失,產品的良品率大大提高,每萬錠用工一下子降到了15人,生產效率提升了15%。
走在精益化、數字化新賽道上的大生集團,在綠色的加持下,完成了從勞動密集到技術密集的華麗轉身。
2022年底,大生集團投產建成了“十四五”期間全國首個智慧紡紗工廠,廠房內采用全流程智能化紡紗成套裝備,機器上的傳感器實時采集生產信息,實現了自動傳輸包裝、智能倉儲管理等功能,萬錠用工數則進一步降至10人以下,單位人力資源的成本僅為傳統(tǒng)車間的一半左右,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產品不良率降低15%以上。
指揮整個智能化車間高效運轉的“大腦”,是智慧紡紗管理云平臺,而支撐平臺運轉的關鍵模塊之一,則是一整套精細的電力數據服務:用戶生產負荷數據分析、單位GDP的能耗水平、光伏發(fā)電的出力情況……一個個電力數據產品服務通過能源大數據中心,幫助企業(yè)全景解析自身生產負荷特性,尋找生產線調配的最優(yōu)解,為企業(yè)降本增效注入電力“智慧”,實現了產品“產出即售出”的無縫連接。
從亮起廠區(qū)第一盞燈到步入“黑燈”時代,從“制造”到“智造”,一個個像大生集團這樣的實體企業(yè),正駛向擁有無限可能的星辰大海。
原標題:光伏+全電改造成就綠色工廠